1、暖阁古代是指与大屋子隔开而又相通连的小房间,可设炉取暖。
2、在屋子里被隔出来的一个较小空间,冬天往屋里烧炭火,上温时间短,而且保暖性较强,故称暖阁。例如故宫养心殿三希堂就是一个暖阁。有资料记载,宋朝人最爱用暖阁,他们一般用隔扇四面围出一个小空间,在里面放置火盆,形成暖阁。据南宋人陈元靓所编的《事林广记》中记载,当时有一个大官想贿赂朝中的权臣,于是他花重金建了一个火柜,其实就是一个暖阁,只不过这阁用的材料非常昂贵。暖阁并不都是在室内烧炭火,有的则将这炭火隐藏在了地底下,比如故宫里大多数的宫殿地面 下就挖有火道,其将添火的灶门设在殿外廊子下,然后再在殿前挖出一个一人 多深的坑洞,即灶口,用于添加火炭,当需要烧炭取暖时,就往灶口里添碳,随即热量就随着火道传入殿中,而殿中也一般会设有暖炕等。
哪些古代建筑是庑殿顶
是庑殿顶的古代建筑有故宫午门、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太庙大戟门、享殿及其后殿等等。庑殿顶约出现于先秦时期。在殷商的甲骨文、周朝的青铜器、汉朝画像石与明器、北朝石窟中都可发现庑殿顶。汉朝的阙楼和唐朝的佛光寺大殿是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建筑。
南方古代建筑的风格是什么
1、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
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
3、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4、富有装饰性的屋顶。四面坡的庑殿顶,四面、六面、八面坡或圆形的攒尖顶,两面坡但两山墙与屋面齐的硬山顶,两面坡而屋面挑出到山墙之外的悬山顶,以及上半是悬山而下半是四面坡的歇山顶;
5、色彩的运用。朱红色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1、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特有的形制,它既是上部梁架和立柱之间传递荷载的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是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与一体,在中国建筑体系中独有的构件。
2、实行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寺庙、住宅等,不论其规模大小,外观体形皆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
3、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土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
4、中国古建筑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鲜明的装饰形状或图案。这些装饰装修构件多为玲珑剔透的木刻造型。传统建筑木装修无论在工艺技术和艺术各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以木结构为主体的中国古建筑中装修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