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古代16两为一斤,所以秤杆上1两1星,总计16颗,分别代表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秦朝之前是16两,之后统一变成10两也就是500g,因为以前各个地方的计量方式不同,交易也不方便。
古时候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古代的一斤具体有现在的多少克呢
西汉每斤,258.24克;东汉每斤,222.73克;魏晋每斤,222.73克;南齐每斤,334.10克;梁、陈每斤,222.73克;北魏每斤,222.73克;东魏每斤,445.46克;北齐每斤,445.46克;北周每斤,250.66克;隋朝每斤,668.19克;唐朝每斤,596.82克。从有“斤”这个概念开始,一直到民国结束,历朝历代的“斤”统统是16两,而不是今天的10两。有了“斤”的重量,再去算“两”的重量轻而易举,一律除以16即可。
古代为什么一斤等于16两
古代一斤等于16两是因为在我国古代,人们使用的称重工具叫作“十六星秤”,其由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和福寿禄三星组成。古人十分看重诚信,商人认为做生意不可缺斤短两,故使用“十六星秤”,因而一斤等于16两,而不是像现在一斤等于10两。古时若称重时缺一两,便少一分福气,少二两便少财,少三两便会折寿,以此类推,关于这一点,应该向古人学习,做人做事就应该如此,不可欺诈,要做诚信之人。
古代古代黄门是指什么
1、黄门在古代是官名。
2、黄门侍郎、给事黄门侍郎的简称。
3、汉有黄门令、小黄门、中黄门等,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皆以宦官充任。故后世亦称宦官为黄门。
4、官署名。《汉书.霍光传》“上乃使黄门画者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霍光)。”颜师古注:“黄门之署,职任亲近,以供天子,百物在焉,故亦有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