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经学家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关于鲁迅人品的评价
1、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也是最杰出的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学观与现代派的调和者,以俯瞰超拔的目光、人类文明的目光关照灾难深重的民族,以欧化的艺术改造传统他“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一生都为改变整个民族的命运忙碌着;
2、年轻时看到整个民族病弱的状态激发了他学医救国的志向,后来在日本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中国人是病在思想上,因此弃医从文,决心用自己手中的笔改变中国人的思想,他的著作无数,其中《阿Q正传》《孔已己》《药》《狂人日记》等都深刻反映了当时畸形社会下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况,他的著作对当时的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人们为改变中国落后状况而努力奋斗;
3、他的精神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民族魂,这也是当时的人们在追悼会上盖在他遗体上的三个字,他是一个有思想、有民族大义、思想开放进步,时代造就的伟大的文学家。
老舍是怎样评价鲁迅的
1、老舍说: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
2、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赞同, 老舍没有见过鲁迅,他成名后不久,就有人说他的小说受到了鲁迅的影响,其实他接触鲁迅作品还是后来的事,只是相互间有些重合而已,老舍承认,他们有相通的地方,但在精神背景上,多有差异,自己苦苦摸索与期盼的艺术,有的竟被鲁迅实践了,这给了他一个惊异,因为只有阅读但丁《神曲》的时候,才有过那样的快感,而鲁迅把贫瘠的东方文化注入了鲜活的气韵,相近的博大昭示了文明的活力, 在鲁迅逝世二周年的时候,老舍发表了《鲁迅逝世两周年纪念》,此文只能算是一篇随感,观点并不系统,但却把鲁迅的基本印象描摹出来,他从治学、翻译、创作等方面肯定了鲁迅的成就,不过这种肯定与周作人《关于鲁迅》式的介绍大异其趣,他说出了惟有小说家和仁者才能说出的话,看到了文体上的奇迹和类似耶稣殉道般的大爱,他看人的尺度不是象牙塔里的,钱玄同、刘半农谈论鲁迅就不免书斋气,有的甚至还带着绅士的口吻,而一般左翼文人只会在一些观念里简化鲁迅,老舍没有这些问题,他的诚恳与慧能,直逼一个思想者灵魂的深处,在他的印象里,鲁迅的智性之高,乃前无古人的,小说固然是精神高低的显示,而小品文能成为史诗的存在,是更高的智性的显现,老舍对鲁迅的独异性的赞叹,真有点知音的味道。
鲁迅的历史评价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他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