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舍弟主旨

2024-12-26 日常帮手 366阅读 投稿:朋义子

《月夜忆舍弟》描写的是兄弟因为战乱了离散,杳无音信。诗人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思念自己的手足兄弟,同时表达了作者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历尽国难、家忧的满腔悲愤之情。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的哀鸣。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虽然有兄弟但是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打听不到他们的消息。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老是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月夜忆舍弟主旨

月夜忆舍弟的意思

1、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2、《月夜忆舍弟》

3、唐代:杜甫

4、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一作:秋边)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7、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8、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9、思想感情: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月夜忆舍弟的古诗是什么

《月夜忆舍弟》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语言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如何拍摄月夜

1、如果单独表现月亮,就不能使用广角镜头,标准镜头,因为成像太小,至少也要使用180毫米左右的中焦头,最好使用500毫米或更长的长焦头,这样,画面中月球成像大,甚至环形山等形象也能表现得十分清晰。配上其他景物,会成为一幅恬静、淡雅的月色照片。

2、一般采用两次或多次曝光,即先拍景物,后拍月亮(也可先拍月亮,后拍景物),在曝光控制方面,月色下的景物一般测不出曝光数据,应凭经验或事先试拍。

声明:秃客快答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